安妞~
最近都市開發造成的糟糕熱島效應,讓本小姐無法在豔陽下按快門。
本來看到不錯的景色,一回到冷氣房又忘記出去拍,想起來再回去已經物換星移(?)
對的,最近我想拍的都是天空,晚霞之類的,或是我深愛的棉花糖系列。
這張使用P模式拍的!很是容易成功阿!(驚!)
所以今天就來歸類一下我使用將近半年多一點點的各(主要)模式感想。
也就是Auto.P.Tv.Av.M這幾種,其他沒空研究,請找其他高手~
剛入手期間很想趕快使用M模式,這個具挑戰性的全手動模式。
但殊不知造成無比的挫折感,怎拍都醜,怎拍都糊,如果打麻將都不知道贏了幾次。
於是在論壇的大大建議之下,我就回到Auto,至少先習慣這台全自動會幫你找到哪些數值。
(也就是SX40拍出來的基本效果)
Auto並非萬能,他不能完全正確的判斷你所拍攝的場景。
尤其對於物品近拍,不夠近他就不會幫你調到小花模式,所以不夠清晰。
再來是女孩兒人像自拍,逆光就是黑臉,強光就黃皮膚,如此真實呈現。
唯一優點我認為是追蹤會跑的東西,能夠即時判斷拍成功的數值!
老照時間~
EX: 抓不住的野貓,請調到Auto,成功率較高。
Auto所使用的場合,我個人習慣是在「成功率大於自己喜好」的狀況下使用。
也就是能拍清楚比講求色調對比啥重要的時刻。
這些時刻大部分都是拍動物,靜物可以慢慢調光圈快門色溫啥的,直到想按快門為止。
使用Auto時,其餘功能都不能挑整,真是非常任性的模式,他想怎樣就怎樣!
當Auto拍出來的效果讓你無法忍受,請轉到P模式吧!
因為P有兩三樣東西讓你調整滿意度!其他部分,相機會幫你調好!多貼心!
簡直像度蜜月由老公幫你安排行程外加付完錢,你只需要挑自己喜歡的衣服去一樣(?)
今天的天空首圖就是用P模式拍出來的!
此時成功率跟Auto差不多,但是又可以經由「曝光補償」「ISO」來調整畫面亮度。
在低光或是陰天或是逆光的情況下,可以將畫面調整到你滿意的程度。
對焦模式之所以不建議使用「一般」是因為容易模糊,是看拿G12的大大的建議。
因為G12也有這種現象,調到MF或小花就會比較清晰!
現在突然發現轉盤上也只有一朵小花和MF,哈哈,果然是這回事!
別問我什麼作用,凡事都先自己體會一下,才能學到經驗~
(其實是懶得解釋)
總之,按下去就知道了!反正不會爆炸,拍不好就刪掉從新囉~
* 另外提供給女孩兒人像拍攝小提醒:
按後轉盤中央鍵,在AWB白平衡之下,「我的顏色」選單中
有一項「淡化膚色」,要記得開出來用喔!
平常嫌顏色不夠濃,可以調到正片效果、鮮豔效果、鮮藍色、鮮紅色...等。
其實棉花糖,我個人認為可以再亮一點之類的。
當P模式的調整你無法接受,我個人建議直接跳到M模式。
為何跳過Tv和Av呢?
因為這兩個模式在光圈快門都有限的類單上,根本沒啥錄用。
簡單來說,想快門優先,因此將快門調整到1/250
此時半按快門,畫面就是一片黑暗,光圈數值到達極限紅字2.7
只好往其他數值調整,將ISO調到最高3200,再將曝光補償調到+2
(小女子隨便調調實驗成果~)然後才總算夠亮可拍...
同一個狀況轉到M模式,就會發現數值要調到差不多的程度才能拍。
所以不如直接跳過那兩個模式吧...
我曾經想用快門優先拍燕子,結局慘不忍睹。
想說抓高速移動的畫面應該要用急速快門不是?
但可能我在黃昏拍,而且我有一個壞習慣,就是萬年不用閃燈。
用閃燈的朋友就不一定了,可以使用快門/光圈優先試試成果。
我個人不用閃燈不用腳架的隨拍習慣,造成我專挑便捷的調整方式。
因此喜歡用M模式,然後真的不足的部分再用PS處理一下,尤其是雜訊的問題。
想使用M模式的朋友,請先估狗一下快門與光圈的作用是怎回事,會比較上手。
這兩張老照就是M模式拍出來的
白天將光圈調小,就有光芒出現,開小花背景會比較糊(散景)
晚上將光圈調大,開小花,背景就有圓點點,可惜雜訊有點多~
但我偶爾也愛雜訊感~
以上是不負責任的各種模式使用感想,並非教學嘿!
最近發現P還真好用,大概會跟M一起並列常用吧~
一直很想用用看SCN的手持夜景.低光照.煙火模式...
但是晚上都不能出門,一出門就是跟姊妹逛街購物,根本不會帶大Can...
*
有問題可留言發問~
這篇文沒有詳細介紹每個模式的真正意思
是因為估狗可以查到~
但是別害羞還是歡迎一起討論!(先羞奔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