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於有些人開始讚我的構圖取景
似乎想催生構圖文(<自我感覺)
所以就來寫寫外行人的構圖法吧!
真不好意思,又要逼大家看一堆舊照,哈哈哈。
說到外行人這個族群,可別小看!
一百個人裡面或許只有十個攝影內行人
這十個內行人掌握的市場卻是90%的外行人
想存活還是得仰賴這些外行人是否!
我就是90%裡的其中一位特別愛裝懂的外行人
噢不~是特別愛分享經驗的外行人~
畢竟內行人用語外行人不太想在意...
「告訴我怎麼達到效果就好!」外行人大喊。
「別說那些我聽不懂的術語!」外行人再喊。
我知道,喊在心裡嗎,我也都是這樣的!
但在這兒要先給大家一個審美理論
已經比一本書還要短了,拜託看一下吧!
不是關於我個人的審美,而是自然界千百年來統計出的結果
「完美比例」是廣泛人們會感到美的標準
如同九頭身美女總是令人讚嘆
如同短腿女孩比例好也很討喜
一切都是比例在作怪!(這時某人很愛問:誰是比例?)
用在臉上的話,最近好萊塢分析哪位女明星的臉最「對稱」
「對稱」就是完美比例的其中一項
說來很外貌協會,但照片就像人,內涵再多,想法再多,外表卻邋遢醜陋
人們第一眼就會無視,何況去了解有多少內涵...(MY慘痛經驗)
當照片被忽略,就淪為外行人拿到傳單,直接丟進紙類回收,變得一文不值
除了對稱之外
古早中國相傳下來的審美觀就是「中庸之道」
這些都藏在你無法察覺的民族性裡(亞洲~)
因此「平衡感」「中心點」也是抓取外行人第一目光的重點
講求某種平和穩定的感覺就對了~
現在!
請大家拿出你的相機,按下DISP.轉到LCD出現井字網格為止!
以後就用這種介面來拍照構圖吧!習慣成自然~
以下會用我個人的愛圖作解析,不一定是你的愛圖請見諒~
對稱
乍看之下哪有對稱?
其實是上下對稱!不是左右~
我有很多圖都是上下對稱耶!(才發現)
快去翻舊照!
中心點
上)中心點的照片,滿版時會產生放射狀的張力(就很有氣勢的感覺吧~)
下)只有中心是重點的時候,會產生聚焦的效果(就是你只會注意看中點)
(難得用了玩具相機效果,直出,正方比例)
簡單來說就是把你要拍的東西放在中間就好了。
平衡感
照片中的平衡感,在拍建築物的時候更明顯
喜歡這張嗎?
試著畫一條橫向中線,就會發現剪影的最高處跟天空交接處大約分一半
下一張是未裁切未拉直的原圖
比較一下你喜歡哪張,就知道將來該怎麼拍了!
水平線歪了,歪了!!
好吧,是我個人希望這張表達出沉穩平靜的感覺,不容許他這樣歪斜。
於是我稍微裁切&拉直了一下
就是醬啦!可以當桌面了!
再來是關於室內的拍攝
看窗戶是否拍的歪歪斜斜?卻不覺得違和or破壞裝潢美感(自己說)
是因為....
分成九宮格之後就明白了吧!
1)垂直線有對齊,於是照片有個平衡點當重心
2)三分之一/三分之二的構圖法,是在攝影師之眼&攝影師之心看到的法則
各位類單朋友們,看單眼書也是能學到許多資訊的,可以加減看來用!
* 補充:
拉直圖片我用的是Windows內建軟體
用打勾的那位軟體瀏覽,按編輯就會找到「拉直相片」這個項目
至於photoshop拉直功能比較複雜(?)
應該說是藏在一個我從沒發現的地方才對
接下來是大家來找碴
上)是我挑選出可以拿來宣傳的照片 下)是被我淘汰的照片
看照片的時候,哪張讓你產生安穩的感覺,想去那裡坐坐,待一下午呢?
你心中的答案出現後,就可以知道將來這類照片要怎麼構圖了!
你喜歡 下)我也是不反對的
此外,拍攝室內的「基準點」很重要
要讓人看照片的時候有個重心,才能繼續觀察周邊
上面的照片我以整排桌子為基準點,所以要完整呈現,盡量別出框被切掉
廣角時我會選擇對準水平線,增加平衡感
因為廣角外端通常會有點變形,無法控制(類單)
我想保留的是他家尖屋頂,所以請別拍出重點被裁切的照片
否則可看度瞬間不見,我保留這張照片的意義也沒了!
當角度無法對準水平線,我會對準垂直線
理由同上,我就是喜歡安定感~
視線由近端的椅子往服務員延伸,就是保留我當時拍照的視線延伸
同理,我看到冰滴壺的旁邊有一塊延伸視線的鏡子
所以採取這種延伸視線的角度,這也是從 攝影師之心眼(?)系列叢書看來的
照片給人感覺如果不是安定在某一點的話,就是延伸出去給人想像空間
留白
外行人拍照時沒想很多~
1)如何拍美?
2)拍完可以放哪炫耀?
這張拍美了之後,我打算放在桌面炫耀
所以特地留白,給桌面的捷徑們有整齊感!
是的,我們外行人別想太多,想保留什麼畫面?要把畫面放在哪?光這兩種思考程序就夠用了。
我大部分拍照留白也都是為了Key字,或放桌面而已。
但留白又有一個重點要注意
*)是否裁切到你想保留的重點?
以上兩張你比較中意哪張呢?
我保留的重點是楓葉,本想大留白,快門按下時風一吹,就被切掉一角了。
最後加進一點草,紅綠對比一下也每賣啦!
以下兩張要綜合我所說的理論了!(都直出)
同樣先問一個問題:「你喜歡哪張?ご注文はどっち?Which one do like?」
1)三分之二分法(木板牆與漆面牆)
2)留白適當不壅擠(16:9比例)
3)主體花盆保留重點,無裁切過度
4)測光正確,顏色鮮豔
1)顏色灰暗是第一眼感覺(測光錯誤就按快門)
2)左方留白過少,盆栽的延伸感消失
3)盆栽顯眼的點是白花盆,卻被裁切掉太多
4)整張比例已經成為二分法(左盆栽/右留白)有點擠~
就是醬啦,但可能我心中憂鬱多一點時會喜歡下面那張吧。
以上是我個人基本的構圖法則
接下來要來點延伸了,但也沒很深奧,別緊張~
延伸1
這張概括條件有:
1)三分之二(上下左右皆是)
2)對角式構圖(平衡感)
* 試著想像沒有花 畫面是否有點失衡?
3)我是打算回家把左中突出的木桌腳和右邊多出的木格櫃裁掉,但忘了
這張也是對角構圖~
延伸2
在垂直二分法的基準下,讓一小區塊延伸到另一半
讓植物有生長的延伸感(?)
對角的二分法,斜的也有平衡感就是這麼回事吧~
以上,報告完畢。
以下,關於我本人~
之所以開始注重構圖
是因為在殘酷的01裡逛到5DII的作品
底下卻是不可思議的烽火連天阿!!
由於他把一棟很美的建築物拍歪,並說明那是一種感覺(?)
但就因為這句辯解,引起更大的砲火
我心想:「有必要那麼毒嗎?」
就在我看著一連串照片,漸漸有了煎熬的感覺
開始想:「怎麼還沒結束?」
我開始對那些評語有了同感...
「歪的讓人感到暈眩。」
說實在的,我當年拿小Can也是喜歡拿斜的拍
然後讓建築物鑲進對角線裡,為的就是很單純的「整棟入鏡」
卻不覺得那種照片其實不美麗
之後我就去圖書館翻書了。
(好潦草的結論)
有問題在留言討論嘿!
記得加我FB前要在這兒留言一下
(悄悄話也可,我有看到就行)
我才會按確認喔!要聽話嘿,乖!